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经历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个季度。而从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宏观经济转型发展的特征显现,钢材需求增速出现同比下降,出口贸易摩擦日渐升温,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和环保约束日益严格等压力重重。行业内外的严峻形势,再一次提醒钢铁企业:深化改革十分必要而且尤为迫切。当前,已经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产品的盈利或费用的降低来摆脱困境,而是必须依托改革创新,彻底扭转高盈利时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全面建立起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和服务意识,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
首先,我国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由投资主导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步伐正在加快,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必须彻底摒弃规模效益的发展模式。近期,中央采取“微刺激”的方式释放稳增长信号,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对于钢铁企业而言,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需求的略微改善,而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对用户的紧密衔接,探索一条稳产增效、减产增效、提质增效的新路。
其次,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让企业面临着所有制改革的机遇,而且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在家门口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未来,钢铁行业作为竞争性行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将被完全推向市场。在此背景下,钢铁企业应改变传统的运营思维,进一步适应市场化趋势,尽早引入市场机制,确立通过市场决策投资、产量、品种结构、营销、服务、管理的发展思路,建立能够及时感受市场变化、传递市场压力的经营机制,让市场成为检验生产经营能力的唯一标准。
再其次,行业多年粗放式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要求钢铁企业改革先行。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艰巨任务,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环保硬约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低、价格恶性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只靠挖潜降本、调整产品结构,解决不了钢材价格太低、多数钢铁企业主业亏损的问题。钢铁企业唯有乘着改革的东风,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兼并重组,才能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喜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微利运行和市场洗礼,部分钢铁企业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钢企改革的“路线图”日渐清晰,市场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
宝钢集团加强改革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构建业务进退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产运作效率。鞍山钢铁全面启动人力资源改革,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武钢集团探索建立“倒三角”的营销模式,改变传统的由领导指挥职工、由生产决定销售的方式,注重识别客户的需求,由销售部门负责生产系统的排程。太钢集团通过推进经营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与产品市场效益相脱节的问题,真正将市场压力传递到各生产单元,加快由生产经营型向价值经营型转变。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大胆颠覆传统思路,大力实施直面市场的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创效能力,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率先实现“绿色转型”。本钢集团按照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动管理创新,实现集团管理管控的持续改善和优化升级,并围绕钢铁全产业链延伸开展合资合作,实现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马钢集团强化市场化考核,对品质部以产品结构增效为考核重点,对产品综合室以订单销售、开拓直供客户为考核重点,对管理部门以管理增效为考核重点。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身处改革的大潮之中,依然有部分企业抱残守缺,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东张西望、行动迟滞。还有部分企业的体制改革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不清晰,缺乏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须要明确的是,改革可以渐进,但必须起步。当前,面对行业微利运行的现状和日趋严格的外部环境,钢铁企业要抓住机遇,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迎来产能优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更大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