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钢铁、宝钢等钢企纷纷选择通过重组转型原因分析
近日,华菱钢铁拟通过重组变身“金融+节能环保”双主业概念股,这一案例再度引发市场对当下钢企转型的关注。近两年,受制于产业布局、国企体制等诸多因素限制,钢企重组方向最初都把目光锁定在特钢、采矿、建筑等与其主业相关的传统行业,比如杭钢股份收购宁波钢铁、首钢股份整合京唐钢铁、三钢闽光并购三安钢铁、安阳钢铁收购舞阳矿业以及柳钢股份合并北海诚德不锈钢集团等。
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深度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的乏力,让传统行业仍在周期性颓势中徘徊。相反,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却逆势蓬勃发展,成为A股公司争相并购的对象。由此,钢企开始了第二轮的转型升级,将重组标的锁定新能源、金融、节能环保等领域。最先试水的依然是杭钢股份,其“钢铁+环保”的创新整合思路,给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成功范本。
转型越彻底,往往也意味着改革难度越大,欲重塑主业的钢企眼下最先要过的一道关就是监管部门对其重组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的问询。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带来的必然是上市钢企的转型。转型越彻底,往往也意味着改革难度越大。从眼下来看,欲重塑主业的钢企最先要过的一道关就是监管部门对其重组是否构成“重组上市”(旧称“借壳”)的问询。
钢企重组路径大多数是将亏损主业全部置出,置入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的盈利资产,主业发生重大变化,涉及金额巨大。而针对这一变化是否构成“重组上市”,不仅红线较密,而且新规下监管部门拥有自由裁量权,想规避借壳红线难度非常之大。若监管部门认定为“重组上市”,则意味着其审核等同于IPO。而对于证券金融类资产IPO,监管部门一直保持谨慎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