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钢铁行业仍在寒冬徘徊,但是国有大型钢企在经历了去年的严重亏损之后,业绩上演逆袭戏码,纷纷扭亏成功。4月8日,钢企中的亏损王鞍钢发布公告称,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自2014年4月10日起撤销公司股票交易的退市风险警示。
除了鞍钢股份以外,韶钢于3月24日起摘星脱帽,2012年巨亏超19亿之后,公司去年业绩大幅回升,盈利1.01亿元,股票简称变更为韶钢松山。
正当整个钢铁行业全面陷入漫长低潮期之时,鞍钢股份的成功摘帽为整个行业吹来阵阵暖风。4月10日,鞍钢重新更名为鞍钢股份。更名首日,鞍钢股份表现一般,收盘报收于5.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7%。
据了解,由于在2011年和2012年,鞍钢股份连续亏损了21亿元和42亿元而被迫“戴帽”,不过,正是这家两次“蝉联”钢铁行业“亏损王”的公司,却在2013年成功扭亏为盈,成功摘帽。根据鞍钢股份发布的年报显示,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53.29亿元,同比下滑3.69%;但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增长119.13%,实现扭亏为盈,主营业务经营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鞍钢发布年报之前,外界对其能否扭亏仍然不抱有任何信心。数据显示,鞍钢股份去年二、三、四季度的净利润分别只有1.6亿元、0.6亿元和0.05亿元,而其中二、三季度分别还有0.66亿元和0.33亿元的营业外收入。
面对2013年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鞍钢股份公司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调整经营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提高关键环节创效能力及提升产能等方面,生产经营大幅攀升。全年生产铁2163.07万吨、钢2081.70万吨、钢材1936.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2%、6.05%和1.46%,钢材产销率为98.19%,实现扭亏为盈。鞍钢集团解释扭亏为盈时称。
不过,仔细翻看鞍钢股份的业绩不难发现,鞍钢能够扭亏,和其此前的资产置换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早在2012年年底,当时的鞍钢股份就决定2013年起对部分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由30年调整为40年,传导、机械等由之前的15年调整为19年,这将为该公司带来9亿元净利润。
另一方面,鞍钢股份还与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国贸公司签署《资产置换协议》,并与鞍钢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同日,三者之间还签署了《托管协议》。根据资产置换协议,鞍钢股份拟置出资产为其所持有的莆田公司80%的股权;拟置入的资产,包括国贸公司内贸业务整体资产(主要承担鞍钢自产和国内钢铁产品的采购销售业务),以及国贸公司所持9家内贸子公司的股权。
鞍钢国贸是集团公司比较优质的资产,现在已经注入上市公司了,将帮助公司全力扭亏。据了解,这两项置入的资产利润摊到上半年至少将有7亿元。
鞍钢股份虽然成功“摘帽”,但是时间点却有些尴尬。数据显示,当前钢价已经跌回了20年前的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简称CSPI)降至95点,不仅继续跌破百点,而且是1994年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一季度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效益最差的季度,现在开始或刚真正进入冬天,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也要动真格的了。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非常时期,最大的事还是要把产量控制住,化解过剩的同时控制好产量,把握生产节奏。
鞍钢处置资产的目的无非也是为了扭亏,避免退市。接下来鞍钢会从管理等方面入手,坚定钢铁主业发展非钢产业,首先保证企业运营为主,利润倒是其次。
从钢铁企业的公告中看得出主要还是调整销售、管理等策略,还有就是调整设备折旧年限,并且是连续两年调整。根据韶钢的公告,公司通过内部降本增效,注重成本改善,严控费用支出,让公司的业绩有了较好的成效。
不过,尽管两家“披星戴帽”的钢铁公司成功扭亏,但是市场上对其未来的走势依然不看好。行业弱市下,经营仍艰难。一季度鞍钢及行业的形势不乐观,二季度预计需求改善将使钢价出现一次短暂的小幅回升,但价格回升面对的是高企的钢材库存和原材料库存,狭窄的利润空间将在粗钢产量反弹中转瞬即逝,行业和公司远未有反转迹象。
目前钢铁行业要想扭亏,只能靠处理自己的资产,不然的话要想盈利,只能依靠大环境的好转,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大环境每况愈下,钢价也不断地下跌,各家都没能弄清楚钢市的底部究竟在哪里。
去年各家钢企都在极尽能事地粉饰自己的业绩,处理了很多资产,扮靓业绩的同时不得不说也打完了自己手上的底牌,接下来的一年里,如果大环境没有发生变化,很难保证接下去不会再出现前两年的巨额亏损。 |